《原來你非不快樂》,新增三場林夕主講有關快樂的分享會文字記錄。
www.signer.com.hk/product/978-988-8481-18-7
講座3「『原來你非不快樂』讀者分享會」(節錄)(1/5)
日期:2010-01-09
講者:林夕
林夕:甚麼叫樂觀?一般來說,假如快樂真的可以學,一般人都會告訴你,凡事要樂觀一點,面對金融海嘯,面對那個逆境,以一種樂觀的心情來面對。
可是我覺得這樣子也不是辦法,自從樂觀到出現了一個新名詞叫「審慎樂觀」後,我覺得很奇怪,你樂觀,也要審慎,你在理財嗎?審慎理財就有,審慎的樂觀,那是甚麼呢?人的心態可以怎麼調適過來呢!
「審慎樂觀」的意思是否我很樂觀,但我又要很審慎的,很小心的。我從來沒見過一個很小心翼翼地樂觀的人,也沒有見過一個很小心翼翼、步步為營地快樂的人,所以我說到這裡,是想說,快樂本身是很難,或者是很難刻意地去樂觀的。如果一個人要不斷地叫自己加油,不斷地鼓勵自己,跟自己說:我很樂觀,我永遠要有一種正面的能量來過我的生活,我很快樂,我覺得這樣是很難的。
有一齣電影的其中一幕給我很深刻的印象,可能在座各位比較年輕,沒有看過這個電影——〈阮玲玉〉,張曼玉主演的。其中一幕,阮玲玉自殺之前,她的兩句獨白,就是:「我很快樂,我很快樂」。請問,她說這話的時候,你猜她的心情是快樂還是難過呢?她是很有誠意的嘗試地告訴自己:我很快樂。於是我當然就聯想到一首歌,就是〈我的快樂會回來的〉,特別是那個副歌的部分,不斷重複「我的快樂會回來的」。有一陣子我就常聽這首歌,就覺得這可能也是很多人安慰自己的方法。面對難過的時候,會常常很用力的告訴自己:我很快樂,或者是我的快樂會回來的。我覺得,這樣念念不忘的告訴自己「我是很快樂的」、「我的快樂會回來的」其實也不是辦法,這個簡直讓人越看越悲涼啊!因為看到一個人就是很在意自己究竟快樂還是不快樂。
我的這本書《原來你非不快樂》,港版剛出版的時候,收到很多不同讀者的回饋或是反應,其中一個叫我最意想不到的,是在網上看見的。那個讀者的意見是蠻有個性蠻有特色的,所以我現在對他的話也念念不忘,他的話亦啟發了我一些想法。那個讀者的意見是:「為甚麼要那麼苦心的告訴我們,我們需要、必須要保持快樂呢?」
雖然我覺得這沒有不好呀,書,有這個主題,我嘗試把我生活中關於快樂的一些經驗一些體悟寫下來,可是,我覺得在我們實際的生活中,你真的不必常常提醒自己或是告訴自己:我必須要快樂地過我的生活。
(待續)